华亭市:药田管护热火朝天 药材产业“钱”景可期
八月的华亭市马峡镇,关山苍翠,药田如画。走进“华亭独活”标准化原料基地,连片的独活、大黄枝叶舒展,芍药、川芎随风摇曳,一幅繁忙的管护图景徐徐展开。
“最近雨水多,药地里的杂草长得快,得趁着晴天赶紧清理,才能保证药材品质。”药农老李擦着汗说。当前正值中药材管护关键期,村集体、合作社社员与种植户抢抓农时,手持锄头松土、拔草,为中药材茁壮成长拓展空间、及时补充肥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位于华亭市西北部的马峡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独特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生长着大黄、独活、党参、黄芪等200余种中药材,自古就有种植传统,当地出产的“华亭独活”“华亭大黄”品质优良,深受市场认可。
“今年,我们合作社流转土地200多亩,在赵庄村建成‘华亭独活’标准化原料基地,计划由合作社全程负责种植,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最近天气适宜,各类药材长势都很好。”金马合作社负责人田彦杰介绍,“合作社紧抓政府利好政策,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稳定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根据药材生长状况及时做好田间管理,为增产丰收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全镇药材种植面积达1.7万亩,其中大黄和独活面积1.3万亩,‘华亭独活’已占据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马峡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向红军表示,“群众中药材种植收入从原来的每亩2320元提升至现在的近7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
蓬勃发展的中药材特色种植,不仅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更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良方”。暑气未消,药农们的身影仍活跃在绿浪翻滚的田垄间。这片流淌着药香的沃土,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