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管理、强示范,全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泾川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种业工作情况综述

  • 时间:2024-01-19 15:27
  • 浏览次数:
  • 来源:泾川县农业农村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今年以来,泾川县农业农村局紧盯全县“2168”发展思路和年度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以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种子储备调运、种子经营备案、种子市场监管、新品种展示评价、种质资源保护、惠农政策落实和种业科技攻关为重点的种业振兴行动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发展战略。

一是强化种业产权保护宣传。结合开展“八五”普法,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有关的种子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种子经营从业人员的守法经营意识。全年组织举办植物新品种保护暨种子经营备案管理培训班1期,发放宣传彩页1500多份,悬挂宣传横幅20多条,在种子经营管理群和种子代理商群通报曝光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和种子违法案件查处典型案例20多起。

二是积极开展种子储备调运。先后制定印发《2023年全县春播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2023年秋播冬小麦及冬油菜品种布局指导意见》,组织召开了春、秋播种子调度工作会议,及时督促种子经销企业及种子代理商积极调运全年农业生产所需农作物种子。全年共组织调运玉米、小麦、大豆、胡麻、油菜等农作物种子35万公斤,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农业生产。

三是持续推进种子经营备案。根据省、市种子管理要求,督促种子销售企业、种子代理商和种子经营门店按《种子法》规定,对调运储备的种子全部进行了网上经营备案登记。全县共备案登记种子企业134家、种子代理商40家,备案玉米、小麦、高粱、大豆、胡麻、油菜等农作物品种270个,从源头上杜绝了非适种区域种子进入本县流通销售。

四是全面开展种子市场监管。联合县检察院、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和县农技中心执法人员,对全县种子经营门店进行了拉网式巡回检查。全年共开展市场巡查监管8批次,检查种子经营门店180多家,指导种子经营门店规范完善种子经营档案50多份;抽检玉米、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种子4大类19个品种,现场勘验调处种子质量纠纷6起。

五是扎实开展品种展示评价。坚持按照“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原则,在党原镇高崖、徐家2村建立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2处395亩,展示示范玉米新品种301个;在玉都镇尹家洼、城关镇蒋家坪建立冬小麦示范基地2处275亩,示范冬小麦品种10个;建立冬小麦品种展示田2.5亩,展示冬小麦品种52个。组织举办冬小麦、玉米展示示范观摩培训班2期,培训种子经营从业人员220多人(次)。

六是全力落实惠农政策补贴。全县共发放2023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小麦)373万元、208573.13亩、37244户,亩均补贴17.88元;发放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383万元、777136.18亩、71722户,亩均补贴30.66元。

七是精心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全面完成全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并按照应征尽征、应保尽保的原则,收集上报粮食、蔬菜、饲草、油料等古老、珍稀、濒危、特有种质资源43个,经省、市农科院鉴定验收,入库保存31个,编制完成《泾川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普查报告》。我县收集的地方品种黑酒谷和嫩玉黄架豆入选全市优异种质资源。

八是努力开展科技创新攻关。积极与甘肃省农业信息中心、平凉市农科院、甘肃农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合作,先后完成《大豆品种  泾豆1号》甘肃省地方标准制定、《冬小麦新品种长6359引进示范推广及栽培技术研究》《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泾豆1号选育及示范推广》等项目。

(撰稿:赵忠辉     审核 吕忠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