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建强园区“主阵地”,做好蔬菜“大文章”

  • 时间:2024-01-16 11:01
  • 浏览次数:
  • 来源:崆峒区农业农村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为抢抓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机遇,崆峒区紧扣全市“三基地两区”目标定位,谋划推进全区“一城三园一基地”平台建设,精心谋划实施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总面积1.1万亩,概算总投资14.6亿元,是全区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一是单品规模化。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空间布局为“一心、两轴、四板块”,设施蔬菜板块占地8821亩,2022年投资3.5亿元,完成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建成日光温室2000座;2023年投资6320万元,完成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建成日光温室500座。园区辣椒种植超过1500座,年均毛收入6670万元,年净利润4350万元。园区2500座日光温室全部投入生产,果蔬日均上市量40吨,年上市量1.5万吨,年产值1.18亿元,净利润7998万元,带农助农收入5088万元。

二是生产园区化。园区主要以产业发展、农旅融合等为元素,是崆峒区打造的集育苗、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培训、农旅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板园区。全面推行“政府+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企业运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将已建成的2500座日光温室委托平凉华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运营及维护,先后引进白银及周边乡镇蔬菜种植大户72户。探索创新订单式生产、计划式生产和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生产营销模式,积极与平凉新阳光等农产品销售企业和平凉新世纪等零售终端企业合作,引导用菜大户与园区生产合作社、龙头企业进行“农超对接”、直供直销,逐步建立稳定的配送及销售网络市场体系,实现生产与流通有效对接。

三是技术集成化。大力推广秸秆反应堆、水肥一体化、菌菜轮作等技术,创新推行智慧农业,实施智能观测技术推广项目,在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完成了70座日光温室信息化建设,安装病虫情物联网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和绿色防控设备,实现园区气象、病虫监测、预警、预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每亩农药支出费用减少200元以上,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四是品牌自主化。产业园主要以设施辣椒为主,正在积极申请注册“崆峒辣椒”蔬菜品牌。坚持以两个“三品一标”为抓手,着力推进品牌建设,大力培育“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绿色反季节辣椒产品,加快完善特色蔬菜产品“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县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培育体系,扶持以企业为主注册辣椒商标,着力提品质、创品牌、增优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