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五良”融合提单产 科技赋能助丰收
今年以来,灵台县聚焦“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个关键,大力实施粮食生产“一优四化”工程,深化“三新”集成模式推广,着力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坚持“良田”强基,着力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建设、田间道路整修、耕地地力提升为重点,以“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行”为标准,着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发展基础设施短板,让“粮田”真正变“良田”。截至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8.5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1.11万亩,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积极探索耕地治理技术模式,通过绿肥轮作、有机肥替代、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集成技术,全县耕地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实现了耕地地力与粮食产能双提升。
坚持“良种”领航,不断提升粮食生产动能
强化与省、市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了“专家+试验示范点+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推广模式,建办冬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千亩示范片10处、万亩示范基地2处、百亩核心示范攻关田1处,总示范面积达1.64万亩。先后引进周边农科院所小麦新品种42个,研发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冬小麦新品种5个,灵台3号、灵台4号、灵选6号、灵选7号通过省级审定并在周边县区广泛种植。以冬小麦制种规模化、标准化为发展方向,打造冬小麦商品化制种基地1.5万亩,年生产冬小麦良种达到400万公斤以上,全县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坚持“良法”增效,充分激发粮食生产活力
坚持把良技良法作为提升种植质量的重要举措,整乡整建制开展集成技术促进粮食单产提升抓点示范,积极推广“两年三茬”“一年两熟”种植模式,示范推广小麦宽幅精播、垄沟保墒精播等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推广秸秆还田、绿肥复种、适期晚播等技术措施,打造粮食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精品示范区20万亩。在小麦播前、返青和灌浆等不同生育期,全面落实药剂拌种、镇压耙耱、耧施化肥、一喷三防等田管措施,全县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普及率达到96%以上。
坚持“良机”赋能,积极开拓粮食生产空间
坚持把推进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耕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等主要机械化生产环节为重点,加大机械的投入使用,积极推广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累计引进精量播种机、旋耕施肥铺膜覆土一体化等先进农用机械3000多台(件),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9.43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77%,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基本实现全流程机械化。
坚持“良制”固本,持续培优粮食生产主体
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大户承包统一经营等模式,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在耕、种、管、收等生产过程中,由推广部门提出品种、技术实施方案,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农户负责落实技术措施并参与生产管理全过程,社会化服务组织利用先进农机装备广泛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形成了“推广部门+试验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机制,打破了原有土地承包界限,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节约了开支、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促进了新型主体与基地创建紧密结合、互惠互利。
下一篇: 灵台县:沃土育蔬产业兴 绿野织锦百姓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