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抓监管 精益求精提质量——静宁县创新模式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静宁县严格按照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和安排部署,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种植农产品监测预警和区域评估,积极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不断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稳中向好。
一是强化监测和风险评估,提升监管能力水平。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风险评估,加大基地重点品种的例行检测力度,组织实施苹果专项检测。至目前,共抽检种植业样品2059个,综合监测合格率为100%。
二是加强服务指导,实施全链条监管。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至目前,共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2271张,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2085吨,合格证开具率达到监管生产经营主体的90%以上。及时更新完善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信息,在省级监管平台上录入种植主体117个,巡查检查264条,更新录入各类数据信息2059条;加强“阳光农安”系统应用,在合格证管理模块共上传数据1393条,有效提升了区域农产品追溯能力。
三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质量安全意识。采取线上线下、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到生产主体走访交流、与群众谈话谈心、集中开展理论培训等形式,对基层监管人员、生产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等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真正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基层农药残留限量规定送到基层。至目前,共举办培训8场次,培训种植农户1200余人次,张贴禁限用农药名录及芹菜经常检出问题农药清单宣传资料320张,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一篇: 崇信县:让“菜篮子”装满“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