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主要农作物抗旱减灾技术措施

  • 时间:2025-05-08 18:02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字体: [ ] [ ] [ ]
  • 分享:

自3月以来,受气温偏高、降水持续偏少、大风天气偏多等多种不利因素共同影响,我市部分地块耕作层土壤出现缺墒现象,大风造成部分地膜受损。根据5月6日人工测定0-20cm平均土壤含水量,庄浪县、静宁县墒情适宜,其余县(市、区)墒情不足。为确保夏粮稳产增收,秋粮生产顺利进行,要抓好以下抗旱减灾关键技术措施。

1.加强水分管理。有灌溉条件的冬小麦、冬油菜、玉米田块,积极开展注水补灌,灌溉量每亩15-20立方米,对叶色发淡发黄脱肥的田块,可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硫酸钾、水溶性磷肥、硼肥,增加玉米出苗率,保小麦结实、防早衰,油菜结荚,减轻干旱损失。

2.喷施叶面肥。对中度和重度干旱的冬小麦和冬油菜田块,建议立即进行叶面追肥,小麦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2%尿素、氨基酸水溶肥等,增强叶片保水能力,促进幼穗分化,扬花后结合一喷三防,及时补充叶面肥,缓解干旱、预防干热风。油菜叶面喷施0.2%硼肥、0.01%芸苔素内酯、0.3%磷酸二氢钾,促进花器发育,增强细胞持水能力,提高植株抗逆性,减少干旱损伤。

3.喷施抗蒸腾剂。农作物叶面可喷施黄腐酸钾、壳聚糖等天然抗蒸腾剂,关闭部分气孔,降低蒸腾速率,减少水分消耗。。

4.带水蹲苗补苗。玉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及时查苗补苗,有条件的带水蹲苗,提高出苗率。出苗地块干旱较重的,有灌溉条件的及时灌溉补水,没有灌溉条件的,可叶面喷施0.01%芸苔素、0.1%的磷酸二氢钾、0.2%尿素或黄腐酸或钙离子溶液,增加植株叶片水分和养分,降温增湿,增强抗旱能力。

5.加强病虫害防控。积极开展“一喷三防”,做到早发现早防控,防止病虫害蔓延。防治条锈病兼治白粉病,可选用三唑酮、丙环唑、戊唑醇、醚菌酯等农药喷雾防治;红蜘蛛危害,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农药喷雾防治;蚜虫危害,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农药喷雾防治。冬油菜跳甲可选用噻虫嗪、鱼藤酮等农药喷雾防治。

6.加强地膜管护。近日大风天气不仅加快土壤水分流失,还刮开、卷走地膜,对玉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造成一定影响。没有出苗地块,以及苗龄达不到放苗阶段的地块,要仔细检查地膜,如局部掀开但未撕裂,重新压土固定;如大面积破损,及时更换新膜。处于放苗阶段的地块,及时修复和更换地膜,覆盖严实,并在升温后马上放苗。


(撰稿:万旭花     编辑:刘家祺     审核:李   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