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自主选育的“陇麦671”冬小麦新品种田间表现优异
“陇麦671”是市农科院近年来选育的抗旱耐寒、抗倒伏、抗病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2022年4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陇东冬麦旱地品种类型区种植。
品种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75天,与对照陇育4号相同。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株高85.2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好。旗叶上举,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型近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亩穗数41.0万穗,穗粒数33.4粒,千粒重33克,抗旱耐寒。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病,慢锈,中感白粉病。品质检测结果,籽粒容重789克/升,蛋白质含量16.6%,湿面筋含量37.4%,稳定时间4.4分钟,吸水率65.5%,最大拉伸阻力216E.U,拉伸面积7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8~2020年参加甘肃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2.1千克,比对照陇育4号增产12.2%。2020~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9.3千克,比对照陇育4号增产22.4%。2022年在市农科院崆峒试验站实收现场测产,平均亩产达到472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为陇东旱地抢墒9月中下旬,地膜种植9月25日到10月8日播种,每亩适宜保苗23~28万。注意监测田间病害发生动态,及时防治。
2024—2025年在崆峒区、泾川县、庄浪县、静宁县示范种植1330亩,从田间综合表现看,“陇麦671”品种经受住了今年极端干旱和冻害双重考验,具有很强的抗旱耐冻性,初步估算山塬地平均亩产可达250公斤左右、川塬地350公斤左右,川水地可达400公斤以上。通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示范种植情况,下一步平凉市将作为今年秋播冬小麦主导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撰稿:王 勇 编辑:刘家祺 审核:李 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