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激活力 政策解码明方向——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全市深化农村改革培训班

  • 时间:2025-05-12 20:39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农业经营服务中心
  • 字体: [ ] [ ] [ ]
  • 分享:

5月8日至10日,市农业农村局举办2025年全市深化农村改革培训班,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农经中心(站)主要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等50余人参加培训。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省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指导站相关专家、领导到会指导并开展现场培训。

8日上午,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套开了全市农经工作推进会,崆峒区、灵台县、庄浪县、静宁县分别聚焦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政经”分离试点主题作了交流发言。培训班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工作实际,邀请省、市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就二轮延包试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宣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政经”分离试点和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重点改革任务靶向培训,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地。

省农业农村厅政改处副处长秦松深入解析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政策,从延包总体要求、三个坚决防止、延包工作程序、重点关注政策问题、工作建议等方面为今年二轮延包涉及我市的灵台县和泾川县和后续即将开展工作的其他县(市、区)厘清思路,细化实施路径,提供精准指导。

省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指导站副站长朱姗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关于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的理解和适用,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概述”、“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规范集体成员管理”、“保障股份权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法治内涵”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解读。

省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指导站四级调研员李际鹏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运行”及“政经”分离中的账务处理作专题辅导。详细讲解“三资”监管内涵、农村集体资产精准清查与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帮扶资产登记、“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相关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对企业登记注册业务实操及《公司法》修订内容进行解读,重点讲解市场主体类型及登记权限划分、农村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规范、新《公司法》重点内容,切实提升基层干部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的业务指导能力和水平。

10日上午,参训人员赴崆峒区柳湖镇十里铺村、崆峒镇西沟村开展实地研学,进一步激活改革思路,实地观摩学习村集体经济发展、产权制度改革、特色产业发展等典型案例,通过对比分析、现场答疑找差距、拓思路。十里铺村创新开展“党组织+公司+农户”模式,挖掘本村资源禀赋,盘活“沉睡资产”,激发发展活力,拓宽农户增收渠道,以公司化改革试点引领村集体经济跑出了加速度;西沟村整合闲置资源,创新运营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形成集文化演艺、康养民宿、特色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居康养新业态,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结业式上,参训人员围绕精准清查、延包试点推进、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农村财务会计制度、“政经”分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施行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针对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省农经站专家进行了现场答疑,并就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进行讲解,进一步鼓足信心,凝聚共识。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班内容覆盖全、师资规格高、实践导向强,既有政策理论深度,又贴近基层实操需求,为全市农经干部提供了“充电蓄能”的交流平台,为全市深化农村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市农业农村局长会议部署要求,做好2025年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土地二轮延包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农村改革重点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政策落地、改革攻坚的实际行动,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坚强保障。


(撰稿:徐经纬     编辑:刘家祺     审核:朱小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