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夯基础 凝心聚力促发展——上半年平凉市农经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2025年上半年,市农经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市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持续深化“三抓三促”行动,着力提升改革质效,强化重点工作落实,扎实推动市直农业农村系统“抓落实、提质效、树形象”活动走深走实,不断促进农经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聚焦改革主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82.92万亩,流转率15.5%;100亩以上耕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53.8万亩,占比10.1%;100亩以上规模经营主体1333个。二是开展土地二轮延包试点。起草了二轮延包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总体要求、政策界限、延包程序、进度安排和保障机制;成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工作专班,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运行机制,为试点高效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列入今年试点的4个县(市)均制定了延包试点工作方案,目前正在开展摸底核实工作。三是注重土地流转风险防范。严格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审批,督促指导县(市、区)依托“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开展常态化土地流转合同信息备案,目前全市已备案土地流转合同1.83万件,涉及流转面积19.32万亩。四是抓实撂荒耕地摸底整治。组织各县(市、区)基层网格员队伍依托“陇上国土云”系统,对自然资源部门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41401个“未耕种”属性图斑,逐图斑、逐地块现场核实。目前已全部完成摸排举证、县级审核。
紧盯制度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拓展
一是扎实推进“政经分离”整市试点。坚持以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分离为突破口,逐步推动账务分设和人员分开。至6月底,已完成586个村级方案公示和备案,指导全市1469个村(居)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完成了银行账户的开设工作,259个村已将村委会的资产移交村集体经济组织,271个村委会、139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设立了电子账套,203个完成了结果公告和资料归档。二是持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加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宣传力度,共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宣贯活动27次,1-5月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6249.95万元,村均5.48万元。共组建村集体公司110家,其中今年新注册成立4家。三是有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紧密结合2024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力推进零散资产及2013—2024年确权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政扶持资金形成资产清查工作。组织业务人员对7县(市、区)12个乡镇24个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工作开展情况开展工作督导,现场交办问题、限时整改销号,确保工作按照要求规范开展。全市1469个村级组织已基本完成清查,共核实资产114.78亿元、资源1395.6万亩。四是突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强化“三资”监督管理,将“四议两公开”执行不规范,村务公开栏“开天窗”,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超低价、超长期发包集体土地,村级债务偏高,村集体土地存在流失风险等6个方面问题作为重点,纳入排查整治范围,分类施策、真改实改、对账销号,提升三资监管规范化水平。截至目前,通过各种渠道排查发现问题434条,分类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完成整改366条、整改完成率84.33%。
培育经营主体,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加快构建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范提升。紧紧围绕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持续指导合作社按照“五有”标准完善章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财务管理。全市累计注册登记合作社5515个,新注册合作社26个,规范提升合作社116个,“五有”合作社占比68.89%,联结小农户占比40.51%。二是家庭农场发展势头强劲。推广家庭农场“一码通”833个、注册“随手记”记账软件550个。累计培育发展家庭农场7746个,新培育家庭农场165个,庄浪县被评为省级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聚焦小麦、玉米(玉米制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生产过程,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行动,重点突出丘陵山区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全程托管等模式,公开遴选服务主体167个,将参与项目的服务主体全部纳入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平台,全年计划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面积22.05万亩,其中丘陵山区5.72万亩,已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5.66万亩,占比71.02%。
下半年,市农业经营服务中心将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以“三抓三促”行动和市直农业农村系统“抓落实、提质效、树形象”活动为引领,严格按照“讲政治、讲规矩、讲责任、讲质效、讲团结”要求,主动破解二轮延包、土地流转、“三资”监管、“政经分离”、公司化改革等难题,深入研究“三权分置”、宅基地改革等政策内涵,勇当农村改革先锋,练就为农服务真本领,让每项改革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真正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持久动力。
(撰稿:张 宁 编辑:王 莹 审核:朱小勇)
下一篇: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