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农作物低温寒潮应对措施
一、玉米、马铃薯
1.积极抢收。时刻关注天气预报,要利用晴好有利天气,加快收获进度,尽可能抢收已成熟的作物。成熟待采收的玉米或马铃薯,在霜冻来临前点燃发烟物质,形成烟雾,提高贴地层空气温度防止玉米籽粒、薯块受冻。
2.及时处理。对已收获的玉米,有条件的可采用直接果穗烘干方式加工生产,以降低因水分高而受冻的风险。对自然晾晒的玉米,可用玉米秸秆或塑料棚膜覆盖保温。
二、露地蔬菜
1.保温防寒。在寒潮侵袭前2天,选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天气进行科学灌溉,增加土壤热容量,减缓降温速度,缓解低温的影响。寒潮来袭前,采取早晨在菜田四周煨烟做好低温冷冻及霜冻防御;有条件的可采用塑料薄膜、无纺布或遮阳网等覆盖材料直接进行覆盖防寒。
2.除湿降渍。近期雨水较多,造成土壤湿度过大,从而会出现沤根现象。同时,蔬菜表面容易受到冻害,易造成露地蔬菜死苗烂菜。寒潮前后,露地蔬菜要及时清沟理墒,防止田间积水。
3.强壮植株。在寒流来临之前,可喷施芸薹素内酯、海藻酸或植物抗寒剂等,提高蔬菜植株抗寒能力,减少烂菜和冻伤现象的出现。
三、设施蔬菜
1.提高性能。遇到极端低温天气,棚室内搭建简易中棚、小拱棚,形成多层覆盖,通风口处和棚门口设置缓冲薄膜,降低热量散失。棚室外加盖保温被等保温材料,防止保温材料吸水导致保温效果降低,棚室四周增盖多层草苫(帘),防风保温。室内加装自动加热风机等辅助加温设备,提高棚室温度。
2.光照管理。灾害天气发生后,及时清理棚膜上的沙尘等垃圾,保证棚膜的透光性。在温室大棚的后墙张挂反光幕,清理老叶病叶,增加植株群体内部的透光性。准备植物生长灯、LED灯等补光设备,必要时进行补光。灾后采取间隔或部分揭保温覆盖物,避免作物叶片在强光下失水萎蔫。
3.增强抗性。气象灾害来临前适度进行植株低温锻炼管理,帮助作物提前适应低温环境,减少气温骤降造成落花落果等生理障碍。每隔7-10天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4.合理肥水。每亩每次结合滴灌灌水加肥4-6kg,可加适量中微量元素。低温季节适当增施腐殖酸、黄腐酸等有机肥料。晴天条件下,可用0.2%-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或其他专用叶面肥进行叶面追肥,快速有效补给养分。灌溉做到“三灌三不灌”,即晴天灌水、阴天不灌;午前灌水、午后不灌;灌小水、不灌大水,水温应在10℃以上。
5.防控病虫。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及时发现并清理中心病株,宜选用烟剂或粉剂开展防控,避免病害蔓延。
6.及时采收。灾害天气前后,要及时采收可上市蔬菜,特别是辣椒、茄子、番茄、黄瓜等喜温果菜类要及时采收,降低植株负担,保持植株健壮,提高植株抗性。
(撰稿:王喜善 编辑:王 莹 审核:李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