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经中心:着力治理耕地撂荒 助力推动春耕生产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粮食生产安全这一主线,扎实开展撂荒地专项整治,落实“四个着力”,全面推进复耕复种,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推动春耕生产快速发展。
落实“四个着力”,破解撂荒地治理难问题。一是落实高压推动,着力破解“行动慢”问题。建立主要领导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周调度、周通报”工作机制,靠实责任,跟踪调度任务落实,破解撂荒地治理慢的问题。二是落实社企联动,着力破解“无人种”难题。针对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就业务工,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造成耕地“无人种、无力种”的问题,盘活撂荒耕地资源。目前已整治撂荒地7490亩。采取“四个一批”整治办法:农户复耕自种1330亩、经营主体流转1820亩、委托亲友代种350亩、集体组织助耕1270亩。三是落实农机促动,着力破解“效益低”痛点。培育以农机合作社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撂荒地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统种统储等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农户提供全程式、菜单式服务,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撂荒整治成本,不断提高土地经营实际收益。四是落实项目带动,着力破解“基础差”堵点。针对地块细碎零散,交通不便、立地条件差的堵点难点问题,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实施规模,提高标准,配套完善灌排水、输配电、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撂荒地耕作条件,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种植夯实基础。截止目前,已落实高标准农田建造的撂荒地2570亩。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长效治理机制。一是充分发挥项目、政策引领带动作用。鼓励支持返乡青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商企业利用撂荒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参与特色产业链建设,在旱作农业项目、各类惠农补贴、农资供应上给于倾斜扶持,引导社会资本返投农业,使其成为复耕复垦撂荒耕地的主力军。目前已种植玉米1400亩、马铃薯430亩等。二是建立健全撂荒地治理长效机制。防止耕地撂荒问题反弹,建立撂荒耕地动态监测机制,不断加强耕地撂荒情况排摸,建立电子信息台账,全程跟踪、动态监测,实行台账销号管理,坚决遏制耕地撂荒势头。
(撰稿:尹晓宏 审核:刘文祥 编辑:徐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