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 时间:2023-12-26 09:45
  • 浏览次数:
  • 来源:农村改革科
  • 字体: [ ] [ ] [ ]
  • 分享: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释放农村各项改革的综合效应,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市增添了新动能、注入了新活力。全省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规范承包管理,巩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果。组织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对暂缓确权、权证颁发、确权信息不准等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分类精准施策,强力推进整改。 积极开展社会资本流转土地审批工作调研,对2022年底前社会资本流转农村土地面积、涉及农户数、用途、期限、纠纷调处等情况进行排查,为省、市制定审批指南提供了科学支撑。积极化解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县级仲裁委员会和乡镇调解委员会实现全覆盖,聘请县乡村三级仲裁员(调解员)近4000人,年内受理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全部通过调解、仲裁按时结案;紧盯农村土地承包领域突出信访问题,采取书面督办、会议督办、实地督办等方式压实责任,集中攻坚,所有信访案件均得到妥善化解。

抓好资产监管,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认真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集中清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重复人员,“两头空、两头占”的现象全面消除。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制定印发《平凉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联席会议制度,组织148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围绕“资产资源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债权债务管控、工程项目管理、集体经济审计”五个关键环节开展自查自纠,强化整改落实督导,确保了专项行动有序开展。不断加强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监督管理,联合组织、民政、财政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村民委员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政经分离”的指导意见》,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工作;建立“三资”监管平台运行情况月核查、季通报制度;庄浪县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抵押担保试点、静宁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账务分设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多方盘活利用,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不断扩大闲置宅基地(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继续推广农户自主经营、村级改造利用、社会资本开发、返乡人员创业、依法协议流转、自愿有偿退出、用地增减挂钩、城乡融合发展八种模式,有效解决了项目用地指标紧张的难题,实现了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最大化。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排查整治行动,扎实推动“农村建房占用耕地”问题整改,确保了农地农用、耕地安全。

强化动态管控,大力开展撂荒地调查摸底和整治工作。深入推进撂荒地专项整治行动,因地因户施策,整合资金资源,全面推行农户复耕一批、规模流转一批、项目改造一批、委托代管一批、集体助耕一批“五个一批”措施,整治撂荒地4.82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00%。强化撂荒地动态监管,以2022年自然资源部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未耕种耕地”图斑为基础,依托“农事直通”APP,组织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及村(社)网格员对疑似图斑开展“地毯式”摸排,逐户逐块摸清了撂荒地具体位置、类别、面积、弃耕撂荒原因等基本情况,目前已全面完成系统输入和审核工作,为动态清零打下了坚实基础。

(撰稿:郑东红     审核:王天顺     编辑:王   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